上個月去參加游泳教練的師資培訓,發現課程概念和老師們的心態,其實和對話千層派所理解的「溝通」,存在異曲同工之妙。
⠀⠀
-
⠀⠀
關於 #循序漸進
⠀⠀
「人家已經很怕水了。」
「你要他直接游標準的自由式,可能嗎?」
⠀⠀
🌊 學會游泳的第一步,首先要克服的是對水的恐懼。而教練的首要任務,就是仔細觀察和瞭解學員怕水的原因。
⠀⠀
👉 與相對無感的人聊政治時,先去瞭解他們「對政治的整體感受」,以及生活中有什麼樣的「煩惱」,降低「直接聊政治」的成份,提升「話題中的生活感」。
⠀⠀
比如說在面對覺得政治與生活沒有關聯、議題太難理解、曾經歷挫折的對話經驗,或者「忙著生存都心力交瘁了,怎麼會有時間關心政治?」的人,在好好瞭解原因和感受後,才有機會去延伸討論「與政治建立連結的漸進式方法」:
⠀⠀
✅ #政治即生活 的概念:探討食衣住行育樂與政治的關係
✅ 理解議題:淺顯易懂的粉絲專頁⇢討論時事的娛樂影片⇢新聞報導⇢專家分析
✅ 對話經驗:反思過去挫折對話經驗的原因⇢調整說話方式⇢重啟對話並觀察對方
✅ 空閒時間:訂閱相關社群頻道(粉專/LINE帳號)⇢被動接收資訊⇢有心力再去瞭解更多
⠀⠀
-
⠀⠀
關於 #換位思考
⠀⠀
「這趟我們要閉著眼睛游自由式過去。」
「回來的時候,把手背在後面游蛙式。」
⠀⠀
🌊 在進行游泳教學時,教練必須給予學員足夠的安全感。不論是使用的措辭、教學時的節奏和肢體接觸的方式,都需要注意對方的感受。
⠀⠀⠀
👉 對話不是單向的,就像經營感情時必須瞭解雙方的想法,而不是單方一味的堅持己見。
⠀⠀⠀
希望能影響他人的想法沒有不行,但前提是要理解「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」、他對既有價值觀的態度、接受新的論點的開放度,以及他對於「被別人影響想法的態度」。
⠀⠀
「即便有些觀念不再適合當下的時空背景,但當『長年相信的價值』被質疑時,也很容易會覺得是『自己』被質疑了。」
⠀
如果我們不喜歡被指責的感覺,那也不要用這樣的方式與人溝通。
⠀ ⠀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,會支持特定論點的原因也是有跡可循、可以被理解的(但不代表必須認同)。或許是家庭的價值觀、師長的經驗分享、同儕之間的流行文化,人生經歷上所接觸的所有事情,都是建立一個人對事情產生看法的基礎。
⠀⠀
斯斯已經不只兩種了,換位思考也是。
⠀⠀
❤️ 除了練習同理對方的經驗和想法,我們也可以想像在進行對話的對象是「自己」。相信我們都會更溫柔一些。
⠀⠀⠀⠀
-
⠀⠀⠀⠀
🗒️ 對話小筆記 ✍️
⠀⠀
✅ 循序漸進:尋找原因⇢漸進式方法⇢執行⇢調整
✅ 換位思考:觀察對方⇢瞭解心路歷程⇢理解對方的情況&將對方視為自己
⠀⠀
⠀⠀
*備註:舉「游泳教練」和「學員」這個例子,或許讓人覺得有上對下的感覺,但這樣的關係是建立在「教練所具備的專業知識」,並非權威與強勢。在教學的時候,教練會非常重視「#平等對話」以及「#教學相長」。(每個教練都曾經是學員啊😎)
⠀⠀
💬 就像在進行政治對話時,如果有一方對某個領域特別了解,那麼他能提供的資訊也相對豐富。而每個人都有自己較熟悉的領域,在平等開放的交流想法之下,原本陌生的議題也可能因此變得熟悉,只要我們願意 #保持對話。
⠀⠀
_______________
⠀⠀
覺得在日常生活中聊政治很難嗎?😩
【派派不派故事集】單元,透過分享真實經驗,
給碰到對話瓶頸或心累的你一些鼓勵和靈感。
如果你覺得有點收獲,就把故事分享給更多人吧!